文/陳建志 醫師 (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)
編/呂佩宣 護理師
俗話說: 「 牙痛不是病,痛起來要人命 」。
三叉神經痛常常就被當成「牙痛」治療,以下是相關的報導:
把三叉神經痛當牙疼男子冤枉拔門牙(廣西新聞網報導)
牙痛治不好?可能是三叉神經痛(自由時報 記者王俊忠/台南報導)
抽了神經還牙痛原來是三叉神經痛(中國時報 郭佳容/台北報導)
連牙齦都痛三叉神經痛常誤看牙醫(中國時報 中央社報導)
三叉神經痛誤為翁白拔三顆牙(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/台北報導)
牙痛查無原因三叉神經惹禍(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/台中報導)
牙痛久治止不住?恐是三叉神經痛(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/台北報導)
三叉神經痛五年 六旬婦痛不欲生(健康醫療網 記者林怡亭報導)
由此可知初次發作三叉神經痛的民眾,也剛好在口腔周圍疼痛,必定先找牙醫師診治。
如果醫師未考量可能是神經部分引起,就會一昧往拔牙的道路前進,沒了牙齒也許對老人影響較少,但對中年甚至是年輕人而言,對外形、社交、人際關係都有嚴重影響,必須花大筆金額植牙整牙,才能維持日常生活的便利,但仍就牙痛未癒。
三叉神經痛 ( Trigeminal neuralgia 或 tic douloureux )
通常發生於中年人(幾乎都是35歲之後),患者大多是女性,是最常見的神經痛。
疼痛出現在三叉神經分布的區域(主要於臉部區域),是種極度倚賴患者自我感受的顏面疼痛。
理學檢查測試局部皮膚的接觸感覺、溫度感覺和刺痛感覺時,皆呈現正常反應。
十分地疼痛,嚴重時會想自殺
發作時,有一陣一陣強烈的疼痛,就像火在燒灼也像閃電般的刺戳感,會持續超過15分鐘。
這種疾病大多屬於單側發作,顏面或下頜的活動可能會使疼痛加重,患者會因此停止說話,可能會不停地摩擦或揉捏臉部,有時會出現同側眼睛的流淚,有的患者無法承受痛到會想結束生命。
重者會1日內發作很多次,輕者頂多1個月內發作幾次而已。在兩次發作之間,患者並無任何不適,頂多會有些恐懼感。
三叉神經痛常常與其他疾病混淆,要注意!
1.多發性硬化症患者,會出現雙側同時發作,三叉神經痛患者僅少數會兩側發作,但不會同時發作。
2.顳顎關節痛的疼痛並不會呈現陣發性也不會有板機點區,會因進食時咀嚼而加重,於餐後就會緩解。
3.非典型的顏面疼痛(atypical facial pain)會呈現鈍痛、壓迫或燒灼感,有可能依著三叉神經而分布,但症狀總是持續超過數秒,通常會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,可能與憂鬱症有關,手術治療無效。
4.牙齒疼痛也很類似三叉神經痛,但一樣不會呈現陣發性也不會有板機點。
造成三叉神經痛的原因
(1) 大部分不會有三叉神經或中樞神經構造上的病理變化。
(2) 腦內的三叉神經節有退化或是纖維化的現象。
(3) 腦內的三叉神經受到血管壓迫或有缺血的現象。
(4) 腦幹出現脫髓鞘的病理變化。
引起三叉神經痛發作的過程
「週邊性興奮(peripheral excitation):由神經的末梢、周邊開始興奮」及「畸型的神經放電(aberrant neuronal discharge):神經不正常且不聽使喚的放電」在此疾病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在頰部、嘴唇或鼻部會有一個很小的「扳機點區(trigger zone)」,患者在談話時會盡量避免使用到正在疼痛的顏面表情肌肉,有可能會因此禁食好幾日,或者避免顏面吹到微風,為了就是預防發作。
傳統的治療方式
(1) 切除大耳神經或枕部神經切斷術 (一般患者都無法接受) 。
(2) 藥物治療
A.抗癲癇藥物:
由靜脈注射或是口服藥物,carbamzepine或立瑞卡的治療效果相當良好,但需要注意藥物服用過量的問題,會引起昏睡、頭暈、運動失調、步態不穩、噁心,更需注意肝毒性或再生性不良貧血的併發症。
B.口服肌肉鬆弛劑。
扳機點區注射調節療法可以減少發作
如果可以在患者臉部或頰部找到「扳機點區」對此區反覆注射調節療法,可以使發作頻率減少並減輕疼痛程度(如下圖),口服藥物仍須搭配使用才會有藥效加乘的效果。
衛教
(1) 如果出現顏面抽痛時,宜正確就醫,確認是否是三叉神經痛,切莫直接接受拔牙。
(2) 患者在發作時,避免咀嚼堅硬食物。
(3) 常規的運動可以減緩發作。
😉註:陳建志醫師為 衛福部審定耳鼻喉科神經科雙專科醫師,現為 元景診所專任主治醫師 及 義大癌治療醫院神經科兼任主治醫師,之前為高雄榮總耳鼻喉頭頸部暈眩門診主治醫師、台中慈濟神經科主治醫師😁
本院交通資訊 https://www.prospect-clinic.com.tw/traffic.html
本院聯絡方式 https://www.prospect-clinic.com.tw/information.html
留言列表